在之前的文章,我们详细回答了为什么选择英国这一问题,特别是针对英国美国的对比做了详细阐述,前文链接如下。
今天,我们针对为什么选择英国私校做一个详细的回答。按照我们一贯的逻辑,我们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先对英国的教育体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和中国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常常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大家不太明白英国的学校类别:公学,公立学校,私校,文法学校,这指得都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请查阅我们之前的文章:
- 选择留学的时间点
一直以来,留学的主要时间点是在大学阶段,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考量,另外一个考量是孩子的年龄如果太小,父母往往担心孩子很难适应国外的生活。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飞快,国人的财务情况也越来越好,加上人民币相对英镑的大幅度升值,经济的考虑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了。而英国的大多数私校都有寄宿服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生活,并且监督他们的课外学习和作业,所以第二点顾虑也解除了。
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可以将孩子早一点送出来,最大的好处在于语言。研究表明,孩子在13岁之前,对语言的接受度最高,早一点接受英语环境,可以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双语基础,做到真正的中英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融合,这要比在18岁之后出来读大学的效果好太多。其它的好处还有很多,小孩子的独立性,对西方文化和教育的深层次理解,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就是避开中国目前完全以成绩为唯一目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
对于这个问题,请查阅我们之前的文章:
- 中英基础教育的对比
英国的小学教育主要针对4岁或5岁-11岁或13岁年龄段的学生设立。你可能听到的术语包括小学、幼儿园、初中、学龄前学校、预备学校。期中‘学龄前学校’和‘预备学校’最常用于私立学校。英国的中学教育主要针对11岁或13岁-16岁年龄段的学生设立。您可能听到的术语包括中学、高中和大龄儿童学校。其中‘大龄儿童学校’一词多用于私立学校。高二高三6th Form主要针对16-18岁的学生。
大多数国际学生都是从7岁、11岁、13岁、14岁或16岁起开始赴英留学。
对比中英基础教育模式的不同
学制的区别 | 学年 1-2: 5-7岁 学年 3-6: 7-11岁 学年 7-9: 11-14岁 学年 10-11 (GCSE): 14-16岁 这段时间学生要考GCSE,类似于中考 Sixth-Form College, 学年 12-13 (A-level):16-18岁 这段时间学生要考A-level,类似于高考 | 小学:6-12岁 初中:12-15岁 这段时间学生要考中考 高中:15-18岁 这段时间学生要考高考 |
课程设置的区别 | 学年 7-9 (GCSE) GCSE的课程多样,学生挑选6-12门课程学习。 必修课根据学校不同会稍微有一些改动,一般情况的必学科目有:英语, 数学,科学以及体育。 选修课的选择范围有:美术,音乐,信息技术,设计,商贸,经济,宗教学,历史,地理,政治,戏剧,general study, 卫生护理,公民教育,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越来越多的学校提供中文或者日文或者其他小语种选项。科目会根据学校的不同增减。
Sixth-Form College (A-level) A-level(英国高中阶段), 学生在AS阶段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3-6门课程,到了A2在选择自己上大学的专业的时候,可以drop其中的几科,要满足最少3们A-LEVEL的学习。 A-level选择范围广泛,定向性很强,学生要为了将来上大学的定向考虑而做课程的选项。 其中的课程包括:数学,高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商贸,会计,金融,经济,地理,历史,政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美术,设计,戏剧,宗教学,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中文,日语等等。 | 小学,初中 规定课程,有课外兴趣小组当做选修。 高中 高一规定课程,高二开始分文科理科。 语文、数学和英语是必修课,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则为选修课程。 近年来,中国也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始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理分科制度将 |
- 学术教育
英国的私立教育涵盖从小学,中学一直到高中的所有阶段,年龄可以从幼儿园一直到入大学, 在教学质量上远远优于大多数的公立学校。 数据表明,英国私立高中的学生只占考生的7%,但是英国名牌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私立学校毕业生的比率有44%,而在政府官员中,英国私校的毕业生的比率占33.3% 。而在牛津剑桥获得高等教育的在下院议员中占27%,在上院议员中占42%。比如现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是毕业于Fettes College(苏格兰的一所私立学校),而保守党的领袖卡梅隆毕业于Eton伊顿公学。
英国私立学校常常都是小班授课,一个班级的学生有5-15人不等,为的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照顾到,可以时时监控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状态,从而且到帮助以及支持学生,促进学生进步的效果。相比公立学校捉襟见肘的经费,私立学校教学经费充足,能给老师提供较好的待遇,所以私立学校的老师素质相对较高,有很多名校毕业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往往很多小时候也是接受的私立教育。
这里有几篇文章供您参考:
震撼 – 与公立学校学生相比,私立学校学生获得相当于两年的额外教育
- 课外活动
在课外活动方面,由于私校的小班授课,经费充足,举办户外教学活动的机会就会很多,让孩子全面发展。英国整体对音乐,艺术和体育的重视程度,比如在音乐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一两种乐器或参加合唱团。大部分的私立学校都有自己的剧场,且设备完善,每年老师同学们一起排练演出几场戏剧。学生也可以选择足球、篮球、橄榄球、板球、高尔夫球、田径、越野赛跑、羽毛球、马球、壁球、帆船、攀登、马术、素描、绘画和雕塑等项目。还有很多俱乐部让同学们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发挥组织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里有几篇文章供您参考:
- 学校设施和支持
一所优秀的私校,收取价格不菲的费用,但是大部分的学校都是Charity 非盈利机构,这就真正做到每分钱的收入都用于学校的建设,用于学生的教育和支持上。相比大多数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设施非常完备,一般都会有室内游泳池,现代的体育馆,科学实验室,剧院,运动场等往往大学才会有的配套设施。
这里有几篇文章供您参考:
学生朋友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点在中国适用,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一个好的学校,最重要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孩子周围的同学的素质,同学家庭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朋友圈是一辈子最大的资源。
上英国私校,学生家里不光是要有殷实的家底,可以付的起每年1-3万镑的学费,优秀的私校对于学生的成绩,智慧,家庭背景以及文化素养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多私校不但需要面试学生,还要面试家长,这是为了确保,进入私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一是相同的背景,他们可以更快的融合以及交流,二是为了达到他们的互动可以给对方起到良好的影响,促进健康的成长。私校招生比较挑剔。“好学生”聚到一起,大家只有往更好努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里有几篇文章供您参考: